好東西 | Scaler 2
和弦伴奏機
Scaler 2是一台自動伴奏機,類似的軟體市場上很不少,比如Orb、Caption chord等等,但Scaler 2我覺得蠻好用的,所以來記錄一下我的研究心得。
我把說明,寫成使用步驟,按照這四個步驟,應該就能生成你想要的和弦進行。
第一步,產生和弦
使用伴奏機的第一步自然是產生和弦,Scaler 2產生和弦的方式有五種,Detect、Scales、Songs、Artists以及user
Detect
Detect是直接錄製MIDI訊號,你也可以把單純演奏和弦(非分解)的聲音檔(Audio FIles)抓進來,Scaler 2會自動辨識。
在你彈奏的時候,Scaler 2會顯示和弦名稱及組成音,這功能Logic Pro也有內建,但Scaler 2會判斷根音位置,一個最低音在C的A minor,Logic標示為Am,Scaler 2標示為Am/C
Scales
Scales按照調式音階,產生順階和弦。按下Scales會顯示調飾音階:
按下「i」,會顯示音階組成音,按下旁邊的Play,會播放音階。
點選調式音階以後,Scaler 2便會鋪出這個音階的順階和弦(Family Chord)
預覽和弦的方式有有兩種,一是按下左側的播放鍵;二是點選右側的小鎖鏈
小鎖鏈按下之後,鍵盤會有一個區域反灰,這個區域的白鍵,對應著下方和弦,按一個琴鍵便能演奏和弦。可以按照你想要的長度跟順序演奏,琴鍵旁,寫著Felt Piano的欄位則可選擇不同的樂器。
Songs
如果調式音階沒有你想要的靈感,點選Song,Scaler 2會給你各類音樂風格常用的和弦進行,他提供的風格,靠北多~
這個軟體很棒的地方是,他會給你很多資訊,比如這裡我點選Disco 1
Scaler 2會給我
- Disco 1的和弦進行,
- 這組和弦對應哪個調飾音階,以及
- 調飾音階的順階和弦。
Artists
這個選項,跟Song相同,只是挑選對象從音樂風格,變成音樂家。
User
使用者自定義
將和絃進行組合成Pattern
了解和絃產生的方式以後,接下來便是將和絃組合成Pattern。
上圖中,最上面第一行和弦是預設值;第二行是順階和弦,從第一行與第二行挑選想要的和弦拖曳到三行,排列組成自己要的和弦進行,就是這個軟體的基本的運作方式。
第三行的一組和弦進行,叫一個Pattern,一個Pattern最多可以塞八個和弦,而最多一次可以設定七組Pattern。
和弦組成音完全在音階之內的和弦,標示為藍色;有一個音不在音階內,標示為淺灰,有兩個以上的組成音不在音階內,則標示為深灰色。
至於是哪些組成音不在音階內,按下和弦,會以灰色標注在琴鍵上。
Pattern寫好以後,按Save可以將和絃進行,儲存在user欄位;或者點亮小鐵鏈,按下MIDI Capture,透過MIDI keyboard錄製你需要的長度,再按住Drag,拖曳到Logic。
拖曳過來的MIDI,會是和弦分解,而不是一長條,所以你可以把這個和弦換到你喜歡的音色上。
一個小技巧是,我通常會把Pitch一樣的音黏起來,就像下圖中打圈的地方,這會讓和弦轉換,聽起來更smooth
第二步,編輯和弦
和弦進行寫成Pattern之後,就能進一步更改和弦了。在第二欄位中,有四種方式可以修改和弦的延伸音,或使用代理和弦。
Triads
有7,9,11,13度可以選擇以後,比如這裡我選擇了九度,他會列出每一個和弦的9度音。喜歡哪一個就拉到第三行進行替換。
Voicing
和弦聲位,比如C maj從135變成351或513等等,Scaler 2提供的聲位非常多元。
Variations
代理和弦,這裡也是按一下,便會把同一級數的所有的代理和弦標示出來。能省下不少嘗試的時間。
Modulation
轉調,按下之後會跳到另一個畫面,
1.是目前是什麼調,2.是要轉成什麼調。要轉成什麼調,可以在五度圈內選取。五度圈上方的Modulation Preset是選擇要用什麼方式轉:
Progression
這裡我選擇從E major轉到A major,預設值選擇Progression
選擇之後中間會出現一行建議的轉調進行,這行和弦進行後面有個括號寫著(1/24),代表他建議的轉調進行一共有24種。要從A major轉回E major,你可以上下交換再讓他算一次,或者,就從尾巴彈回來就行了。
Secondary Scale
次屬音階轉調,點開以後,會多出兩個次屬音階和弦,直接用滑鼠按來試聽,直到找到最合適的次屬和絃進行,通常來說,全部藍色會最平滑,最安全,但是也最不刺激。
modal interchange
調式音階轉調,如果以上兩種都不是你的菜,那自己動手樂趣多,七種調式音階的Family Chord全部列給你,並且標示組成音inside/outside的程度,慢慢挑,這裡總有一個屬於你的和弦。
Mediants
音級轉調,使用音級轉調,一開始會是空白畫面
按下任一和弦,會生成次一階和弦組合,比如這裡我按下A maj,生成的次階和弦,會顯示在A maj下方
依次按下去,最多可以生出四層次階和弦,組成五個和弦組成的轉到進行。最下面一排是最終的和弦進行結果,如果不喜歡,按下clean可以重新再生成一次。
以前寫轉調,要想,現在透過Scaler 2,試就行了,按一下就是一個新的排列組合,速度提升非常多。
第三步,自動伴奏
沒有自動的和弦機,那就不叫和弦機。Scaler 2的自動伴奏明明非常強大,但不曉得為什麼介面卻設計的很差。
你沒看錯,自動伴奏機就擠在這一塊裡面。
點開performance,他這裡自動伴奏的分類大概可以理解如下:
Arpeggio :一般琶音
Strumming:吉他單次刷和弦
Performances:鋼琴左手加右手
Phrases :左手分解和弦
Rhythm:左手打節奏
Bass:啊就bass啊,不然勒
Melody:樂句
Sequence:arpeggio進階,弦樂的ostinato就放在這一類
所有的自動伴奏都可以拖曳到Logic軌道上成為獨立的midi file,下圖是套用自動伴奏前的和弦
這是套用自動伴奏後
如果不想寫弦律彈錯音,可以用自動伴奏旁邊的key-lock,將音階鎖定
比如這裡我選擇Scale Note only,那打叉的音符,就會靜音。不論黑鍵白鍵,你彈的每一個音都會在調飾音階內
更有趣的是,你可以點選右側的Edit,來編排每一個和弦的自動伴奏方式
打開Edit之後,我們可以用Group的方式,去設定不同的自動伴奏
這裡我設定了四個Group,將MIDI導入Logic Pro之後,得到了這樣的結果
每個和弦可以換一個自動伴奏,這個功能是目前我在其他自動伴奏機軟體上,還沒有見過的,可以組合的自動伴奏,讓和弦進行不會那麼呆板,同樣的和弦進行走三輪,換個樂器,換個演奏法,換個octave,都會讓歌曲進行更有趣。
最末我們來聊一下和弦細修。
剛剛前面講的編輯和弦,是列出所有和絃變形讓你挑,而Edit下方的Chord,則是可以詳細編輯每一個和弦。
比如這裡我選擇編輯F min7,在這個界面中,他會將建議的延伸和弦列在第一排,並用顏色標示出這個和弦,跟調飾音階的出入程度。打安全牌,用藍色;想刺激一些,選灰色。
再來你可以用五度圈,選擇要接在F min7後的和弦。這裏我想用F的四度bB,在五度圈選擇bB maj之後,所有bB maj的可能性也都會列出來。
第四部,輸出和絃進行到Logic Pro
拖曳
用拖曳的方式,將編輯好的和絃進行,拉到Logic Pro 上,便完成整個工作。右上角有Humanlize,可以改變midi file的位置與力度。當然這方面也可以在logic裡進行,Logic的Humanlize有更詳細的設定內容。
當成MIDI fx使用
Scaler 2可以當成軟體音源使用,也可以當做其他軟體音源的MIDI fx。
超豐富的自定義設定
在玩了兩天以後,以上差不多就是我在Scaler 2上的工作流程了。除了上述我說的那些,他還有超豐富的設定與自訂義
這些我就不再詳述,留給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把玩研究。
基本上這個軟體帶給我的最大感受是,從「寫和弦」變成「挑和弦」。很多時候我們寫歌會寫成慣性,用來用去就那幾種和弦進行,寫來寫去就那幾個延伸因或代理。Scaler 2提供一個沒有學習壓力的嘗試機會,將慣用的和弦套進去,換延伸音、換代理和弦甚至轉調,都能一鍵完成。
再搭配上自動編曲機,平常沒有想過的節奏進行,也會讓人耳目一新。
但這種編曲機大概都會有一個共同的通病:
他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
基本上要弄出個樣子,還是非常仰賴樂理基礎,附贈的自動伴奏,其實也不免呆板,要利用好的melody跟counter melody去補強。
總之,這是個好東西,覺得和弦怎麼每次配都是一個樣子的時候,可以試試看,至於更近一步的心得,就有待大家使用過後,再來分享討論了。